“微求職”時保護隱私挺要緊
制圖/張匯慧
本報記者 馬征隨著微博的“火爆”,一種新的求職方式——“微求職”受到不少年輕人的青睞。各大微博網站上,不僅有求職者充滿創意的微簡歷,也有不少想要“分食”這塊蛋糕的招聘企業,在瘋狂斂“才”。然而,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“微求職”的低平臺和公開性,在給求職者帶來方便的同時,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隱患。
A “微求職”火爆網絡
記者登錄各大微博網站,發現類似“求工作”、“求實習”、“招聘”等詞匯已經成為了微博中常見的關鍵詞。這些利用微博的求職者,有的采用的是直接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個人求職信息,有的是通過鏈接企業的負責人或招聘人員,也有的是向“微招聘”的企業投遞自己的簡歷。記者發現,一部分求職者在“微求職”中,不僅采用文字簡歷,還上傳了自己獲取的各種資格證照片,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。
與此同時,有不少招聘企業,利用微博發布各種招聘信息。也有微博網站利用自身平臺組織“微招聘”大賽,吸引了不少企業的參與。
B 低門檻、零成本吸引年輕求職者
在采訪中,記者發現選擇這種方式求職的,以年輕人居多。在他們看來,利用這種方式求職,不需要繁瑣的程序、門檻低、零成本,“信息一上去,大家一轉發,看到的人就多了?!?/p>
一家采用微博招聘的企業告訴記者,由于“微招聘”要求的簡歷簡短,所以很能看出一個人的創意。而通過微博上的內容,則能看出這個人的興趣愛好,“也便于企業了解應聘者?!痹撈髽I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說。
C 求職信息引來“廣告”和“騷擾”
記者發現,“微求職”在給求職者帶來種種便利的同時,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困擾,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接到各種廣告。
在大連某高校讀大四的女生小林是個漂亮的女生,在她的微博里上傳了不少自己的照片??赡芫褪且驗檫@些照片,她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條求職信息后,便不斷有人加她QQ,要跟她做“朋友”,甚至有人給她打來電話聲稱要“包養”她,這讓小林不得不把用了4年的手機號換了?!艾F在,就是有人說要面試我,我也不敢去了?!?/p>
D微博求職注意保護個人隱私
在某大型企業從事多年人力資源工作的王女士告訴記者,“微求職”的低門檻和高度透明性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泄露隱私的問題。同時,對招聘方的審核也存在管理上的真空,求職者很難分辨用人單位是否正規。她建議,對一些企業主動發來的面試通知,求職者還是應該謹慎選擇,避免上當受騙。同時,為避免陷入求職陷阱或造成個人信息泄露,求職者還是應當多參與招聘會或到正規的招聘網站上應聘。
咸寧人才網、咸寧招聘網(www.tapestryfamilylaw.com)成立于2011年,是咸寧地區首家進行網絡招聘的公司之一。成立幾個月來,公司依靠良好的品質和口碑,吸引了咸寧大量的企業在本網站上招賢納士。本土60%公司都為我網站的會員。同時,我們網站也為咸寧企業提供了大量得人才資源;隨著咸寧招聘網發展的日趨成熟,相信我們將是您企業成長、人才發展的首選伙伴。